由石門水庫上游阿姆坪遠眺,山形好似平躺的少女,以大眼望向東方,這是東眼山名字的由來。沿著桃199縣道前進,飄來的山嵐與雲霧,慢慢地籠罩東眼山森林遊樂區,雲霧繚繞,是東眼山最美的時刻,偶會遇見彩虹落在少女的眼上。
慈湖原稱埤尾,因臨百吉隧道出口又稱為洞口,蔣介石善愛此地景緻似故鄉奉化,於1959年完成「慈湖行館」,並為思念慈母王太夫人,於1962年改名為慈湖。 1975年奉厝後改為慈湖陵寢,陵寢依山面水,坐北朝南,為仿四合院閩浙形式的磚造紅瓦平房,左右圓洞門可至側院,後方山壁設有一處防空避難所。 慈湖除了謁靈,最重要的觀光點是儀隊的換班儀式,每逢周末假日的衛兵交接儀式,最讓國內外遊客們喜愛,攝影機閃光燈總是閃個不停。
石門水庫位於大漢溪中游,座落於桃園市大溪區與龍潭區、復興區、新竹縣關西鎮之間,由於溪口處有雙峰對峙狀若石門,因而得名。
園區內林種豐富,如青楓、紅榨楓、山毛櫸等變色葉木,每當深秋,綠葉轉黃、轉紅,別富詩意。 遊客可儘情欣賞這些樹齡在五百年至三千年左右,饒富特色,像神話般存活著的紅檜巨木。
日治時代的1919年左右,因日本總督府執行等同現代都市計劃的「市區改正」,和平路、中山路等街道依規劃好的建築線拆除部份建築,當代居民就以牌樓立面來裝飾門面,家家爭奇鬥豔,一時蔚為風潮。
角板山公園又名「復興公園」,位於角板山西南側,佔地極廣,園內十數棵高大的楓樹,在深秋時常以淒艷的楓紅,引人駐足遐思。